以下文章來源於科技雲報導 ,作者科技雲報導
雲計算、網路安全、人工智慧、大資料、區塊鏈領域垂直新媒體,專注原創的企業級IT內容行家
據Research and Markets預測,2022年全球雲MSP市場規模將達到537.84億美元,千億級別的雲MSP市場正在成為各路玩家競相爭奪的誘人蛋糕。但是對於企業而言,什麼樣的雲MSP才是值得放心交付的服務商呢?日前,科技雲報導專訪了富通雲騰副總裁徐志新,今天讓我們一起聊聊雲MSP和富通雲騰的那些事兒。
今年6月份,埃森哲發佈了一項全球調查,僅有1/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上雲的成本(34%)、速度(36%)、業務支援(35%)和服務水準(34%)四個方面,達到了之前的預期,而87%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將會考慮使用雲服務託管服務。
這組資料非常有意思,在雲計算發展歷經近20年的時間,企業終於進入全面上雲的時代,原本應該享受雲帶來的各種便利,然而事實卻證明,企業上了雲,事情並沒有變得更簡單。
這是因為雲計算服務供應商能夠解決的業務問題還不夠多,儘管AWS、Azure、阿裡雲等公有雲廠商,已經直接或間接通過合作夥伴擴展了他們可以承做的託管服務範圍,但是客戶仍然不滿意。
這就給提供專業雲管理服務的MSP廠商帶來了巨大商機,面對更加複雜的雲和相關技術,能夠為企業提供“諮詢,遷移,管理”一站式雲服務的雲MSP服務商,成為企業業務和雲之間最好的橋樑。
雲MSP也因此成為國內市場備受關注的企業服務領域,一時間湧入了幾十家大大小小的玩家,收購與融資等資本事件此起彼伏。前有神州數碼收購雲角,Bespin一年兩輪融資,後有AWS、Azure、Oracle等雲計算巨頭在中國積極備戰MSP計畫。
群雄混戰中,傳統系統集成商和服務商、雲管類創業公司、大型公有雲MSP,已成為國內雲MSP賽道中最主要的生態角色,這其中有一家雲MSP廠商在近兩年內聲名鵲起,它就是富通雲騰。
不熟悉的人可能以為富通雲騰是一家新興企業,但其實它是發展了20餘年的IT上市公司富通科技的全資子公司。
成立于2014年的富通雲騰,以“全棧式雲管理服務”為核心,深度挖掘企業上雲痛點,基於專業雲管理服務(MSP)以及自主研發的多雲管理平臺CloudoorManagement(CM)和私有雲產品CloudoorSphere(CS),為企業提供專業化和定制化的解決方案。
目前,富通雲騰已經在醫療、零售、製造、交通、金融、媒體、教育等多個行業擁有數百個雲化案例。同時,富通雲騰還是AWS的高級諮詢合作夥伴、阿裡雲金牌服務商、華為雲CSSP服務商。
為什麼富通雲騰能夠獲得多家雲計算巨頭拋出的橄欖枝,並且得到來自市場和客戶的快速認可?這家出身于傳統IT服務業務形態的公司,是如何突破業務慣性,實現成功轉型的呢?
此次科技雲報導專訪富通雲騰副總裁徐志新,和這位IT領域的“老炮兒”一起聊聊雲MSP和富通雲騰的那些事兒。
“沒有歷史包袱”的富通雲騰
人們常說創業難,守業更難,但其實轉型最難。轉型不僅要在前進中承擔對過往成功模式的痛苦抉擇,更要面對在重重壓力之下再次創業的巨大風險。
當年在上市之際,富通科技成功實現了從傳統分銷到系統集成業務的轉型,但是隨著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技術興起,富通科技再次面臨大刀闊斧的改革。
不同於一些想轉型又難以痛下決心的傳統IT服務商,富通科技對於新型業務的態度很堅決,敢於嘗試,允許失敗。更為重要的是,富通科技在轉型之初就意識到,雲服務作為一個全新的業務形態,必須另起爐灶。
帶著從零開始的決心,富通科技毅然地進入到雲計算服務行業。在創立之初,富通雲騰就瞄準AWS公有雲技術標準,獨立研發出與AWS公有雲完全匹配的私有雲產品CS。無論客戶想使用AWS公有雲還是CS私有雲,都可以在雲之間無縫遷移。
從這個角度看,富通雲騰完全沒有傳統IT服務商的“歷史包袱”,反而是一家擁有雲計算基因和“代碼能力”的IT服務商,這就將富通雲騰與眾多傳統IT服務商鮮明的區分開來。
"全棧式雲MSP"的誕生
2015年左右,雲計算的概念開始從互聯網走向傳統行業。相對于“雲原生”的互聯網行業,傳統行業在雲計算的落地上顯得水土不服。
大量企業還停留在煙囪式的傳統IT架構上,機房由各種品牌和型號的大型機、小型機、存儲等設備堆疊而成,出了問題就靠人力運維和搶修。
面對雲計算這種新技術,敢於吃螃蟹的企業太少,沒有企業願意拋棄現有IT資產,從頭來過。好不容易遇到願意嘗試上雲的企業,採購的卻只是公有雲。
當時一心想要推廣自己私有雲和雲管產品的富通雲騰,很快在市場上碰了一鼻子灰。據徐志新回憶,“你和客戶聊私有雲,他說想用公有雲,你和客戶聊雲管,他說我就一朵雲,不用管”。
然而正是這段看似失敗的經歷,讓富通雲騰對客戶需求有了非常深刻的理解:“在雲計算的業務場景裡,產品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服務”。
徐志新表示,國內企業的IT需求非常複雜,在上雲和雲上的整個生命週期中,企業需要各種各樣的服務將雲計算落到實際業務中。
這種思路上的轉變,為富通雲騰找准了業務定位和未來發展的方向。2017年起,富通雲騰開始以雲服務為核心,為企業提供雲託管、部署、遷移、管理等各種雲服務,雲產品反而成為服務交付過程中的一個工具。
賣服務和賣產品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商業模式,對於習慣賣產品的傳統IT服務商而言,賣服務既難以理解,也沒有成熟的組織架構和方法論進行支撐。而對於看清了“賣服務”這個商業本質的富通雲騰來說,無疑是步入了一個發展的快車道。
由於同時擁有雲計算研發能力和豐富的企業級客戶服務經驗,富通雲騰很快就成長為一個“全棧式”的雲MSP,能夠為企業上雲提供全生命週期的服務,包括前期的諮詢規劃,中期的遷移部署,再到運維、優化、培訓等各個環節。
在混合雲戰略興起的當下,富通雲騰也能説明客戶納管多種類型的雲資源,包括AWS、Oracle、阿裡雲、華為雲、騰訊雲、UCloud、青雲這些業界主流的公有雲,OpenStack、VMware、CloudStack、CS等私有雲,以及各種物理伺服器、網路設備、存放裝置等,助力客戶用好雲服務,控制雲成本。
正如徐志新所說,企業不關心用的是公有雲、私有雲還有混合雲,甚至都不關心是不是上雲,企業要解決的是自身的業務問題,可能是某個創新業務需要由雲計算技術來支撐,從而順理成章上了雲。而在不同的雲之間,企業也產生了對多雲進行納管和運維的迫切需求。
富通雲騰作為一個中立的雲MSP,不賣產品,不偏向某類雲,始終從客戶需求出發提供服務,這種不偏不倚且專業的態度,讓企業客戶吃下了“定心丸”。
蓄勢待發的重量級玩家
在Gartner報告中,合格的雲MSP至少要具備三方面的基本能力:擁有一個高效的雲管理平臺,便於用戶進行資源管理;提供最基礎的雲託管服務,有相應的運維專家提供全面的支援;提供專業服務,包括雲諮詢服務和雲實施服務。
在徐志新看來,雲MSP的核心競爭力,除了提供雲服務的能力,還在於挖掘客戶的需求。任何企業都需要“保姆式”的雲MSP服務,關鍵是誰更理解客戶需求,誰能提供更加有品質的服務。與此同時,一個雲MSP對未來的規劃,也是競爭力的體現。
在未來的2-3年內,富通雲騰將把AIOps作為其中一個發力點,即人工智慧技術與運維相結合,通過機器學習實現智慧化運維。富通雲騰希望將AIOps功能整合到雲管產品中,不僅可以給企業客戶使用,也能夠降低自身的服務成本,這一領先技術的推出將再次拉開雲MSP之間的差距。
徐志新表示,富通雲騰之所以有信心也有能力突破AIOps這一難題,得益于富通科技的傳統業務。金融、通信、製造這些行業的業務量龐大,資料類型非常複雜,在長時間的跨度下服務一個複雜業務形態的客戶,能夠説明富通雲騰提煉、訓練出很好的IT運維業務的數位化模型。
結合富通科技AI實驗室的研發成果,富通雲騰在零售、醫療、機場、製造四大行業已取得初步成果,通過AI能力、行業解決方案以及生態合作夥伴的能力互補,來滿足企業客戶“最後一公里”的業務需求。
在市場開拓上,富通雲騰也展現出了自身的優勢和野心。一方面,富通雲騰成立了專門的直銷團隊對雲服務進行銷售,同時帶動富通科技傳統業務逐漸轉型,而大量的傳統企業客戶將成為富通雲騰提供雲服務的潛在物件。
另一方面,作為AWS、阿裡雲、華為雲等公有雲的戰略合作夥伴,將為這類公有雲客戶提供更加全面的雲MSP服務。
無論是還未上雲的傳統企業,還是從公有雲入手的企業使用者,市場容量都極為可觀,富通雲騰的未來圖景讓人充滿了想像空間。
憑藉領先的技術研發能力,和高品質的企業級服務能力,富通雲騰正在快速崛起,成為雲MSP生態中的重要力量。在致力於成為全球領先的專業雲MSP的願景下,富通雲騰已蓄勢待發。
【科技雲報導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