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動脈網 ,作者蔡傲雪。
北京市某三甲醫院的門診服務中心的人數要比以往減少了很多。以往導診台前聚集著男女老少,退換號的視窗排著長長的隊伍的場景,如今已很難看到了。
工作人員告訴動脈網(微信號:vcbeat),“現在患者大多直接通過微信公眾號完成分診掛號,系統自動推薦醫生,到醫院後直接前往科室門口候診。他們也省事兒,我們也省事兒。”
説明大家“省事兒”的產品叫做智慧導診產品,是富通東方2017年應該醫院的需求為其開發的產品,截至目前該產品的問答模型已收錄疾病3000多種,並關聯疾病相關症狀、屬性、誘因等問診路徑。其中應用於常規分診、輕問診相關常見病423種,涉及分診科室31個,包含疾病部位17處,主症狀263個,伴隨症狀639個,疾病誘因151條,相關病史166條,基本覆蓋了普通三甲醫院臨床科室的常見病種。
2020年3月5日,富通東方智慧導診產品(2020標準版)正式對外發佈。標準版針對新冠疫情期間,醫療資源緊張、公眾焦慮就診等問題,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全面調整。在構建出符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分診模型,説明公眾區分普通疾病與新冠肺炎的同時,幫助醫院通過人機交互技術快速收集患者病情資訊,賦能大範圍人群篩查工作,減輕醫護和疾控人員工作量。
二十餘年老牌公司開始專注醫療
富通科技發展控股有限公司,創立於1996年。2009年,富通科技控股在香港上市,股票代碼:00465.hk。發展至今20多年間,公司經歷了從企業級IT系統分銷商到企業級系統集成商,再到企業數位化轉型服務提供者的身份轉換。
富通東方作為富通科技控股的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03年。在公司整體身份轉換的過程中,富通東方積累了大量醫院資源,先後為醫院做集成服務、做臨床資料中心的建設,期間還會承接一些科研層面產品轉化的需求。
直到2017年,專注於“AI+行業集成”的富通東方決定開始聚焦在智慧醫療領域。富通東方數位化智能事業部總經理王志斌告訴動脈網,富通東方是在2016年國務院提出“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深化醫院改革、改善群眾就醫體驗系列要求的大背景下決定聚焦智慧醫療的。
我國醫療服務發展正處在從“資訊化”向“智慧化”過渡的關鍵階段,建設好智慧醫院已成為醫療服務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引擎。在此大背景下,2017年富通東方逐步擴展ML、神經網路等AI技術的醫療健康領域應用能力,先後推出了面向患者門診就醫診前-診中-診後全流程服務的智慧導診產品、單病種風險預測模型,及對醫院資料進行採集治理的一站式醫學研究解決方案。
王志斌表示,富通東方的三個業務方向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每一個單病種領域的成果及內容都適用于患者服務的一些模型,每一個科研專案裡所沉澱的知識內容,它也能夠應用于智慧導診產品。
將核心功能開放給醫院的導診系統
目前,醫院規模及學科發展不斷壯大,分科設置愈發複雜,患者就醫過程費時且繁雜。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醫院開啟數位化轉型之路,用科技手段提升就醫體驗,減少非必要的就醫流程等。
富通東方智慧導診產品是能説明醫療機構將精確的智慧導診服務應用于患者就醫過程,從而提高醫療服務效率和患者就醫體驗的AI引擎,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及先進的醫學文本語義理解專利技術。
富通東方智慧導診產品功能圖示
富通東方利用大資料與人工智慧,解決醫療資源與醫療需求錯配問題;通過智慧的人機對話,患者可以找到合適的醫生;醫生可以篩選與其專業方向匹配的患者,從源頭上讓醫療服務更精准高效。
同時,智慧導診產品遵循醫院智慧服務標準,提供一體化的智慧門診解決方案,以便利患者診前、診中、診後全流程就醫、改善就醫體驗為目標。
患者與醫生實現精准對接的過程,離不開富通東方構建醫療知識圖譜的能力。富通東方醫療知識圖譜具有語義處理能力與開放互聯能力。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從海量文獻及醫學文本中抽取醫學知識,通過訓練幫助“機器”學習和記憶;比對醫學專業術語與患者語言,推理症狀與疾病間的對應關係和問答邏輯;對建立好的知識圖譜開展品質評估,可結合場景開展不同應用。
王志斌表示,富通東方醫療知識圖譜的構建能力來源於公司的AI Lab。富通科技AI Lab由多名擁有碩士以上學歷的演算法模型、資料技能的專家組成,基於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神經網路、知識圖譜等方面的研究,讓AI輔助企業數位化業務轉型,促進業務創新。
負責智慧導診研發的智慧醫療研發中心由多學科跨界人才構成,除了演算法、產品、研發團隊外,由於醫療行業的專業性要求,還專門組建了由多年臨床實踐經驗的醫生、國內知名醫學院校人才組成的醫學支持團隊。
與多數平臺型導診產品不同的是,富通東方與醫院共用核心技術,以外掛程式的形式嵌入到醫院的服務視窗,再以協力廠商的身份為醫院及患者提供服務。並在此過程中,富通東方逐漸提升產品品質,助力醫院構建自身智慧服務體系。
抗疫導診標準版具有示範效應
當下,國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形勢仍然嚴峻,疫情防控工作不能鬆懈。富通東方從自身專業領域出發,針對疫情期間患者院外自評、醫院導診分流、資料獲取與共用等流行病常態化管理需求,全面升級了智慧導診產品功能,為服務社會大眾健康以及醫療行業發展貢獻自身技術力量。
一方面利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和醫學專業知識圖譜快速構建符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分診模型,説明公眾區分普通疾病與新冠肺炎,在家完成疾病自診。
另一方面,在疫情期間提供免費的智慧導診平臺使用服務,並根據醫院使用者實際應用需求定制介面,説明醫院通過人機交互技術實現患者入院前自診,快速收集患者病情資訊,賦能大範圍人群篩查工作。
王志斌介紹,基於疫情推出的智慧導診標準版屬於羽量級應用,一周的時間內便可在醫院端實現遠端部署安裝。“由於這個標準版本身羽量級的性質,屬於可即用的工具型產品,因此它會成為我們未來產品輸出的一個方式,對其他版本的開發具有參考價值。”
智慧導診系統是富通東方下步發展的重點。接下來,富通東方會將流行病學和急診體系納入,並將一些科研階段的專案納入產品中,不斷豐富產品體系。